导语: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作家,写不出深刻的作品。《泰坦尼克号》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一句:“you jump,i jump。(你跳我就跳)”的爱情感动无数观众。《泰坦尼克号》在19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作家,写不出深刻的作品。《泰坦尼克号》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一句:“you jump,i jump。(你跳我就跳)”的爱情感动无数观众。
《泰坦尼克号》在1997年第一次上映,一上映便火爆全球。这部电影不仅打破了全球电影史的票房纪录,上映20年,全球累计票房高达21.87亿美元,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泰坦尼克号》获得了1998年奥斯卡奖的14项提名,并且最终斩获了其中的11项,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等奖项,更是捧红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两位男女主角。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可爱情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在电光火石之间,就能让让原本互不相识的两个人瞬间坠入爱河,也可以让杰克为了爱情,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也正是这部影片打动人心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在如此短暂的相遇里,能够爱上一个人并为她献出生命的寥寥无几。那么现实中,有这样的爱情吗?
众所周知,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正是改编自真实的事件,露丝在现实中的原型,正是这一故事的作者,她的名字叫海伦海伦·丘吉尔·坎迪,在那场可怕的沉船事故中,大难不死。
坎迪夫人,1859年9月5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她在多个私立学校受过良好教育,成为一名记者、作家、女权运动家。在登上泰坦尼克号时,她已经是个53岁的离异的半老徐娘。
当时的社会,对离异的女性并不宽容,但面对家暴,坎迪夫人还是勇敢地选择了离婚。好在她本身足够优秀,靠写作过上体面的生活,才能买得起世界上最豪华邮轮的头等舱船票。
当时坎迪夫人独自一人定居在法国,她正在研究自己撰写的一本书,忽然收到了她的儿子在事故中受伤的信息,为了尽快赶到纽约,只能选择乘坐处女航的“泰坦尼克”号。
于是在1912年4月,坎迪夫人登上差点让她丧命的“泰坦尼克”号。但与电影不同的是:当时在船上对坎迪心生爱慕的并不是两个人,而是6个人。
他们是:建筑师肯特、艺术品交易商休伍伦、退休军官格蕾丝、社会精英克林齐斯密斯、预备役军官斯蒂文森和爱尔兰人考林,而坎迪最喜欢的是休伍伦,但对坎迪追求最热烈的是肯特。
当泰坦尼克撞击到冰山的一刹那,是休伍伦第一个赶到了她身边,并用手搂住她的肩膀,一路保护她前行。之后他们遇到了肯特,肯特告诫她不要带太多的行李。
坎迪说行李中有自己母亲的镀金画像,还有一瓶白兰地,因为没有地方放,最后肯特替她保管了东西,但肯特却不幸遇难了,休伍伦和坎迪都幸运地活了下来。
令人钦佩的是,当肯特的尸体,在冰冷的大西洋中被打捞起时,他的口袋里还完整地放着画像和那瓶白兰地,可见肯特有多么地爱慕她、在意她。
大难不死之后,坎迪夫人将自己这段难忘的经历,写了出来并发表在一本美国杂志的专栏上。她也试图寻找共渡难关的休伍伦,但是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休伍伦却一直拒绝现身。
后来,这段经历就成了《泰坦尼克号》的创作素材。没了爱情的坎迪夫人,并没有像电影中的露丝那样,一个人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孤独地活着,而是专心从事旅行写作,直到生命的尽头。
1949年,坎迪夫人与世长辞,享年90岁,距离沉船灾难已过去了37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的人被苦难打趴下,有的人则把苦难当作垫脚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从容。
倘若37年都活在自责煎熬中,日子将是多么难熬,对于已经死去的挚爱之人,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精彩。既往不咎,向前看,向前走!共勉!
本文来自寻史知士投稿,不代表T9K9经典影视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