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流程:打开下载链接,将资源保存到自己的网盘(如果没有账号需要注册一个网盘账号),然后再到自己的网盘里面去下载或者在线观看!
导语: 1979年5月16日深夜,万籁俱寂。一名年轻的台陆军连长站在金门岛马山岗,双眼有神地望向对岸。不知过了多久,他像是下定了决定一样。只见,他脱下军帽和外套,紧接着纵身一跃,跳进了冰冷涌动的海水中。而其这

1979年5月16日深夜,万籁俱寂。

一名年轻的台陆军连长站在金门岛马山岗,双眼有神地望向对岸。

不知过了多久,他像是下定了决定一样。

只见,他脱下军帽和外套,紧接着纵身一跃,跳进了冰冷涌动的海水中。

而其这用尽全力、赌上性命的举动,只为到达彼岸——中国大陆。

此人正是台湾政府重点培养对象,台陆军连长——林毅夫。

那么,他究竟为何“抛妻弃子”,冒着生命危险到大陆去?

令人意外的是,此后的他不仅被称为中国的顶级智囊,更是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学家。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用两个字来形容他的人生,那就是——传奇。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位经济学界泰山北斗的传奇人生。

从台湾望向祖国,江山如此多娇

1952年,林毅夫出生在台湾宜兰县。

从小品学兼优、天赋异禀的他,19岁顺利考入台湾大学,攻读农工专业。

没曾想,一年后,林毅夫竟弃文从武,转读陆军军官学校。

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也正因这个举动,让林毅夫在台湾声名大噪。

就连台湾政府也关注到他。

1975年,林毅夫从军校毕业。

紧接着,台湾政府就以公派为名,将他送到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攻读MBA。

刚一毕业,林毅夫就被选派到金门岛马山岗上担任连长。

作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杰出青年和年轻军官,林毅夫此时多重光环加身,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1979年5月16日深夜,他却做了一个令台湾人震惊的选择。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这也就出现开头那一幕。

第二天,台湾媒体上就爆出了一则令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的消息。

连长林毅夫突然失踪,如今生死不明。

一开始,台湾方面根本不相信。

他们组织了十万军队还有附近所有男性居民,对金门岛进行了地毯式搜索。

结果一无所获。

无奈,政府只好向外界宣布林毅夫阵亡。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林毅夫已经顺利到达大陆。

而后,他本人更是直接在大陆发表声明。

此举无疑深深刺激了台湾当局。

他们一气之下将林毅夫列入了通缉名单,理由是“叛国罪”。

时至今日都没有解除。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在那个年代,对大陆有感情的人,多数是从大陆逃难过去或者是被国民党强制征兵过去的。

鲜少有台湾本地居民会放弃自己的故乡跑到大陆发展。

于是,有人忍不住问了林毅夫这个问题。

为何会放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选择来大陆?

谁料闻言,林毅夫以平稳语气说出的话语令所有人都动容:

“因为作为知识分子,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自己对历史应该作出什么样的一个贡献所作的选择。”

林毅夫说当初在金门的时候,他就会常常望着祖国大陆的方向。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不知不觉间,其心里便生出无限的向往。

而这其中,触动最大的是,当时林毅夫在金门,隔着海峡看祖国大陆的山。

尤其是早上时分,海面上一层晨雾,就像是一幅图画。

时间一长,他竟有了一种母亲在呼唤儿子的感觉。

不仅如此,林毅夫曾说过,他这一生最佩服两个人。

一个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

他在一个社会思想禁锢的状态下,大胆提出新的理论体系。

另外一个人,是设计修建都江堰的李冰。

他由衷佩服其两千多年前修建的工程,至今依然在惠及一方百姓。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因此,刚来到大陆的林毅夫就怀着崇拜的心情去到都江堰。

但转念一想,他又何尝不是带着使命和赤子之心来到人间的使者呢?

超脱的格局,注定发光发热

到达大陆三个月后,林毅夫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

当时,他主攻的方向是政治经济学。

对于他的选择,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董文俊曾这样评论:“不要用世俗的心理去分析,他与一般人不一样,他有一种抱负,有一种大志去干大事。”

事实也果然如此。

在北大,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林毅夫很快脱颖而出。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教授应邀在北大做演讲。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英语流利的林毅夫做起他的翻译。

就这样林毅夫与舒尔茨成了忘年交。

除了这个身份,舒尔茨还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师。

也正因此,他获得了去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靠着优异成绩,林毅夫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1982年,林毅夫北大硕士毕业,远赴芝加哥开始读博。

由此,林毅夫成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的关门弟子。

巧合的是,在她去往美国的第二年,远在台湾的妻子陈云英也考上了美国爱丁堡罗大学教育系。

当时,她是带着儿女一同前往美国的。

就这样,一家人终于有了团聚的机会。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而说起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也是一名奇女子。

她是中国特殊教育界第一人,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彼时,两人都是台大的学生,有共同的抱负和先进思想。

完成学业后,林毅夫便与陈云英结婚了。

他曾经一本正经的把陈云英比作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

陈云英以为只是玩笑话,结果在1979年的夜里林毅夫真的不见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顶着各种压力,苦等林毅夫的消息。

好在如今能够在美国团聚。

也正因此,林毅夫获得博士学位后,为了等陈云英读完博士,又在耶鲁大学做了一年的博士后。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当时,林毅夫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获得全球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

甚至一度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情理之中,一时间众多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向他抛去橄榄枝。

面对优厚的待遇,人们都认为林毅夫不会再回中国了。

然而在众人的质疑声中,林毅夫带着30多箱英文资料,毅然决然回到中国。

那是1987年。

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每每问道原因,林毅夫只是轻描淡写了一句:“1979年我都回来了,更何况是1987年!对我来说,从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犹豫过,因为我知道,只有回国才能更好作贡献。”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不久后,林毅夫的妻子陈云英也归国。

至此,他们成为第一对从美国回到大陆的博士夫妻。

精忠报国,令人钦佩的国之栋梁

令人动容的是,回国后,林毅夫没有选择待遇优厚的部门。

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转头就把眼光投向彼时拥有8亿贫困同胞的农村。

那段时间,他在经济领域提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理论和方针。

他对中国的经济决策尤其是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

可以说中国经济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林毅夫绝对是首功之臣。

林毅夫在中国的超级成就也让他在国际上蜚声遐迩。

2005年,他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两年后,世界重量级学术讲座—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邀请林毅夫当主讲人。

要知道,这是从1946年就开始举办的全球最顶级学术讲座。

当时,林毅夫是第61位主讲人。

而在他之前,已经有15名主讲人拿到诺贝尔奖。

2008年,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任命他为世界银行副行长,以及首席经济学家。

至此,林毅夫成为世界银行行长中首位非欧美人士。

只不过这一切名誉与光环,并没有让林毅夫止步于此。

在这基础上,他更希望把成功经验推荐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

2016年,林毅夫担任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此次招生是面向亚非拉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官员。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听到这个消息,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巴基斯坦等国家部长、总理都过来当他的学生。

他们在这里做林毅夫的学生,想学会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再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去。

此举不仅传授了中国发展模式的经验,同时传授出去的还有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力。

就像林毅夫自己说的,中国,己利利人,己达达人。

如今,林毅夫身上的头衔已经是数不胜数。

但也正因此,不少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面对质疑,无所谓在朝还是在野

十年来,作为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林毅夫常有机会到中南海参加座谈会。

而每次发言时,他都会坚持一个观点。

那就是,只要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就要一五一十说出来,不论好坏,不论人情世故。

不过,也正是这份“实话实说”,让这位学者受到政治情商方面的质疑。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非但这样,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他深知西方教材上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正如毛主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林毅夫看来,西方的经济学对中国来说只是纸上谈兵。

毕竟书中没有写给中国现成的答案。

更何况,每个国家的基本国情都不相同。

要想提升本国经济实力,就必须从社会经济的现实出发。

言外之意,政府必须在此过程中有更多、更重要的作为。

林毅夫的发言在学界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和争议。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毕竟当时,我国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只不过,面对外界的质疑,他仍坚定自己的想法,并表示每次碰到一个问题时,最好的方式都是像出生的婴儿一样重新来看这个世界。

林毅夫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认识中国的。

所以在过去20多年,他较好把握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脉动。

很早以前,他就预言按双轨渐进的方式改革,到2015年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此言论一出,引起一片哗然。

但是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的观点,在2019年已经被证实。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而近期,他有关“中国经济仍有20年8%增长潜力”的预言,再次让他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面对别人对林毅夫在朝在野的评价,他笑着回答,从来没觉得在朝在野,只是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或许这正是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舍小家为大家,自古忠孝两难全

然而,自古忠孝两难全。

对于父母的亲情方面,这位传奇人物心中却有着巨大的遗憾。

1996年,林毅夫的母亲不幸亡故。

2002年,林毅夫的父亲在宜兰老家与世长辞。

对于父亲的离去他很悲痛,便想申请回台湾送父亲最后一程。

可是由于“通缉犯”的身份,他的两次赴台祭奠申请都引起巨大的争议。

最终,为了两岸统一的大事业、也为了平息争议,他只能让妻子回去尽孝。

1979年,台湾“明星连长”冒死游泳回大陆,现已成为中国顶级智囊

而自林毅夫则在北京为老父亲搭设灵堂。

那一刻,50岁的林毅夫在老父亲像前长跪不起,痛哭流涕。

20年过去,想起父亲林毅夫仍旧热泪盈眶。

但是他相信父亲不会怪罪他。

林毅夫说:“我想他能理解,因为小时候他经常讲移孝作忠的故事......我做了一个他们从小想培养的对社会有责任感,对自己认真负责的孩子......”

但两岸之间浓浓的骨血亲情,却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想到这里,林毅夫心中越发悲痛。

彼时,他不仅仅是为自己,为父母,还为上亿个有家不能回的国人感到悲痛。

因此,祖国能够早日统一成为林毅夫必生之所愿。

后记

林毅夫今年已经71岁了。

可他仍旧奋战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的第一线。

那是因为这个国家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国家需要他。

他敢于用生命去追求理想,敢于为了信仰放弃名和利。

用文天祥的一句名言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T9K9经典影视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2023-04-14

2023-04-14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贴图 链接 私密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